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318|回复: 0

禅修 | 云盖寺于十月一日至五日举行《金刚经》禅

[复制链接]

4604

主题

0

回帖

1万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14390
发表于 9-29 19:10:4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191042w5i1eo9s1hoxsbbx.png


191042z3syg4rsz1gcs2ba.jpeg


在现代社会中,年轻人面临学业竞争、职场内卷、婚恋压力等多重挑战,“躺平” 与 “内卷” 的矛盾心态普遍存在。越来越多的人情绪崩溃,无法释放自身压力。急需要一个释放压力、身心疗愈的去处。


仙海·云盖寺

恰恰是能够让人

忘却烦恼、身心疗愈的地方


仙海云盖寺定于2025年10月1日至5日(国庆期间),启建为期五日的《金刚经》禅修活动,诚邀有缘信众、禅修同好前来共沐法雨,同证菩提。


联系方式:大璃师父15196231611(微信同号)


《金刚经》称:“当知是经不可思议,果报亦不可思义。”可见受持本经功德之殊胜。下面分别说明。


1

消除业障

191042fzpqas1rrsl29cmo.jpeg


我们这个世界是业的世界,由于过去生中所造善恶业的不同,构成了世界的千差万别。因为我们无始贪嗔痴,造下过许多不善业,所以现实的生命总有许多缺陷及困扰,诸如天灾人祸,身体病弱,诸事不顺等等。受持《金刚经》能消除业障。


经曰:“善男子,善女人,受持读诵此经,若为人轻贱,是人先世罪业,应随恶道;以今世人轻贱故,先世罪业则为消灭,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有些人没有受持《金刚经》本来平安无事,可受持本经之后,反而遭到他人的轻视,没有关系,这正是在消业障。


2

开发智慧,通达实相

191042iyyrgr66y9hht6gh.jpeg


《金刚经》称曰般若波罗蜜,首要在于开智慧。《般若经》曰:“菩萨不住法,住般若波罗蜜。”本经处处教我们无住,无住就是为了成就般若。


经曰:“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……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,须菩提,当知是人,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。”又曰:“若复有人,得闻是经,信心清净,则生实相,当知是人,成就第一希有功德。”成就第一希有之法,是乃成就智慧,通达实相。


3

消除烦恼

191043t8xxtx8d0066i05b.png


《金刚经》中虽然不曾出现“烦恼”二字,但般若法门处处都在解脱烦恼。经曰:“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。”四相乃烦恼生起的根本,消除四相,自然解脱烦恼。


本经旨在成就智慧,智慧就是断除烦恼。住相能引起烦恼,本经要我们不住一切相,烦恼自然不生。


4

成无上道

191042x3uyscsccqqhjxfy.jpeg


学佛是为了成佛,佛陀汉译曰觉者、智者,是智慧的成就。《心经》曰:“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


本经曰:“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,皆多此经出。”成就般若,方能成就无上佛道。


191042jxp7lowoy3styyyc.jpeg


《金刚经》解决什么


学习佛法,首先应该知道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。假如对此没有明确的认识,那我敢断定他一定还没能够树立正信。因为一个不清楚佛法能够解决什么问题的人,对于学佛是为什么这个问题一样也是搞不明白的。



佛法是解决心的问题


当机者须菩提就向佛陀提出:“善男子、善女人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,云何应住,云何降伏其心?”


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,是发菩提心,为修习菩萨道的根本;降伏其心则又是发菩提心所要达以的目的。《金刚经》就是围绕著这样一个前提而展开的。


降伏其心,是《金刚经》所要解决的问题,也是整个佛法要解决的。从这个意义上看,佛法也不妨称为心性之学了。



191043opa3s8f3pzkkkfsq.jpeg


生活在这个世间的人,对自己的生存十分重视。为了人生的幸福,我们上学、寻求谋生的知识。工作,获得生存的财富。成家,建立情感的依赖。锻炼,造就健康的身体。


这些虽与我们人生关系确实都很密切,但还有更重要而又最不为我们所注意的东西,那就是我们的心。在日常生活中,当我们遇到烦恼时,首先总会责怪环境,很少有人懂得去反省内心。其实,心才是根源。


世界的差别是由于人类心的差别,因为心的不同,这个世界才有文明与野蛮、道德与罪恶、痛苦与快乐、善良与丑陋、先进与落后、清净与染污、光明与黑暗。



心的健康与否,又直接关系到人生的苦乐。风与月永远是那样,但人们心境不同,所产生的感觉往往大异其趣。原因是什么呢?因为我们所谓的快乐,除了外在的顺境这个因素,还需要有主体的心灵去感受。


当你感受时觉得快乐,那才是快乐。假如觉得痛苦,那就是痛苦。正像用同样的饭菜,健康时享用它,觉得可口香甜。病弱时食用,毫无味道。


同样坐在椅子上,一个远行者坐下来休息,感到快乐无比。而看书写作者,因为坐的时间长了,觉得厌倦。一个人的快乐与否,实在不能从表面看,只有当事人才是最清楚的。拥有健康心境,是建立快乐幸福的根本。


一个人倘若心境不好,有钱痛苦,没钱也痛苦。有地位痛苦,没有地位也痛苦。有爱情痛苦,没有爱情也痛苦。有事业痛苦,没有事业也痛苦。


那么,我们为什么不能有良好的心境呢?因为我们有烦恼,烦恼是扰乱内心宁静的因素。我们有烦恼,所以我们才活得不自在。


《金刚经》提出降伏其心,就是要降伏我们内心中的不安定的烦恼因素。如何降伏烦恼呢?般若法门告诉我们,从通达空、无住入手。我们之所以产生烦恼,是因为六根缘六尘境界时,执我又执法,由我执法起贪嗔痴烦恼。


如果能以般若智,通达我法空,不住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。不住色声香味触相,那烦恼自然不生,其心自然降伏。



191043hmyhh3xj1m9rdxdm.png


有需要信息发布或者信息有误需要修改的等
有任何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微信:qjfjz666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全国寺庙禅修佛七法会义工招募信息中心

GMT+8, 10-22 10:25 AM , Processed in 0.093584 second(s), 2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