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过去已经成佛,号正法明如来
虽为菩萨,但观世音菩萨在久远劫前就已经成佛了,佛号“正法明如来”,为了安乐成熟众生,便发悲愿再次以菩萨的身份来教化众生。
在《普门品》中,佛陀也告诉我们观世音菩萨会根据众生的情况示现不同的形象:
有时是佛,有时是女身,有时是男身等等,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看到观世音菩萨的造像有时会有撇小胡子,有时是披袍持瓶的女性形象。
■现在是四大菩萨之一,象征大悲
观世音菩萨,也被称为“观自在菩萨”,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,象征“大悲”。
观世音菩萨所象征的“大悲”并不是单纯指“悲伤”,而是有“悲悯”的意思。
观世音菩萨对一切众生的痛苦都能感同身受(同体大悲),因为愍念受苦众生,所以用种种方法拯救济拔(闻声救苦、有求必应),令众生能够从苦难中获得解脱。
一如《普门品》中记载:“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,受诸苦恼。闻是观世音菩萨,一心称名,观世音菩萨,即时观其音声,皆得解脱。”
■未来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
观世音菩萨也是西方三圣之一,和大势至菩萨一同辅助阿弥陀佛接引专修净土者。
无量大劫之后,在阿弥陀佛入涅槃后,观世音菩萨将作为接班人,继续接引众生,号“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。”
正因为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、对众生的苦难有求必应,所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菩萨都具有着崇高的地位和影响,想要学习、修持与菩萨有关的经咒的人也不少。
与观世音菩萨相关的经典,以《普门品》与《心经》最为人们所知;
咒语方面则以《大悲咒》《六字大明咒》广为流传;
在法会部分,则以《大悲忏》为主,这部忏法是由宋代的知礼和尚根据《大悲心陀罗尼经》为蓝本,制定的礼忏仪轨。
这套仪轨包含持诵《大悲咒》、礼敬《大悲心陀罗尼经》中的诸佛菩萨乃至诸神、忏悔发愿等十个步骤,合称《千手千眼大悲忏法》。
作为一部与观世音菩萨相关的修行方法,《大悲忏》并不仅止于忏悔、消灾祈福或现世利益,还旨在借由忏法洗涤心灵,通过个人的证觉解脱,发起与观世音菩萨慈悲力相应的菩提心——
从念观音、求观音,到学观音,最后与观世音菩萨一同抵达智慧圆满的彼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