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2日-4月4日
(农历三月初五-初七)
1、法会功德主
2、大牌位【牌位前供五菜一饭】
3、供斋
4、烧衣包
5、供花、供果、供灯
祭祖是中国人孝道精神的表现,饮水思源,慎终追远,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及风俗,原本清明节不是佛教中的节日,但是一个”孝“字,就把清明节和佛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。
人们在清明时节祭祖,为已逝的亲人、祖先,庄重的送上自己的哀思与敬意,这是千百年来留下的优良传统,更深藏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。
清明节时,祭之以礼,如理祭祀,才能利益先人,积聚功德。法会殊胜,愿十方善信随喜参加,共沾法喜!
清明是悼亡的节日,很多人会用荤腥、酒水祭祖,但这些做法并不是佛教所提倡的。
印光法师说,中国古礼,遇到重大活动如祭天祭神,主持者要斋戒沐浴,虔诚清洁,不食荤辛。儒家的古礼,在丧事期间严禁酒肉。如果用酒肉,别人就认为你失德。因此,大师提倡恢复儒家古礼,用黍稷蔬果表达祭祀的诚敬。
对已亡的父母及祖先,我们应用素食祭祀,切勿随俗,使亡人受累,冥阳两损。
此外,还应心存感恩,代作善行,如供僧、食素、诵经、拜忏等,借此功德回向历代父母师长、六亲眷属、冤亲债主,祈愿亡者往生善道,乃至离苦得乐,早成正觉,正所谓愿以此功德,普及于一切,我等与众生,皆共成佛道。
藉由此功德,回向
现在者
福慧增长 佛缘日厚
过去者
闻思佛法 脱离恶道
离苦得乐 往生净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