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清明节,是追思先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,既有着慎终追远的深切情思,又包含了万物更新、生机勃发的欣慰与感怀。在这一日,感念先人的恩德、悲悯一切众生,最是合时。 白莲禅寺兹定于2025年3月29日(农历三月初一)举行清明祭祖超度亡灵法会,以佛慈力,广度群生,祈愿国泰民安、风调雨顺,平安喜乐、诸事吉祥。 清明时,我们总说“慎终追远”,《集解》解释说:“慎终者,丧尽其哀;追远者,祭尽其敬。”意思是,对待父母长辈的丧事和祖先的祭祀,要依礼尽哀、恭敬虔诚,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沿袭千年的孝道。 清明节这一天祭祖、扫墓、烧纸、供养饮食衣物、燃香、供花……这些风俗习惯都用来表达对故去亲人的思念之情。而正信的佛弟子,则应以佛教的仪轨和祭奠方法超度亡亲。 印光法师说,中国古礼,遇到重大活动如祭天祭神,主持者要斋戒沐浴,虔诚清洁,不食荤辛。儒家的古礼,在丧事期间严禁酒肉。如果用酒肉,别人就认为你失德。因此,大师提倡恢复儒家古礼,用黍稷蔬果表达祭祀的诚敬。 “父母恩深重,恩怜无歇时”,《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》更明示孝养父母为世间至德。 佛教徒以清明为契机,通过诵经、念佛、供斋等善行,超度亡者离苦得乐,亦为生者积累福德。佛法主张“一切众生皆曾为父母”,故清明法会不仅追思血缘亲眷,更扩展至一切有情,践行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。 “蒙山施食”源于宋代甘露法师为济度饿鬼道众生所创仪轨,乃汉传佛教重要的超度法事之一。法会通过诵经、持咒、观想、施食等仪轨,打开众生心量,破除执著烦恼,令恶道众生得佛力加持,往生善道。 清明蒙山法会专为超度信众之六亲眷属乃至累劫冤亲而设。参与者应以清净心、菩提心与法会共修之力,助亡者解脱轮回之苦,亦令自身消业增慧,广结善缘。 清明节, 对佛弟子而言是带着感恩之心行孝道的好机会 就是让我们追宗思源 不忘自己的先祖 学会知恩、感恩、报恩 清明节,最好的孝, 就是做功德回向祖先, 要祈愿所有一切如母有情众生, 能够早日脱离轮回苦海, 我们来念经、做功德”, 能让他们得到最大的利益!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!(三称) 南无般若会上佛菩萨!(三称) 心经.往生咒.三真言(或念108声阿弥陀佛) 施食.三弹指把一切饮食和大悲水撒掉, 回向:愿以此功德祈愿历代宗亲.六亲眷属.怨亲债主.及一切无人救度之孤魂,离苦得乐.往生西方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