祭祖是中国人孝道精神的表现,饮水思源,慎终追远,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及风俗,原本清明节不是佛教中的节日,但是一个”孝“字,就把清明节和佛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。
清明节时,祭之以礼,如理祭祀,才能利益先人,积聚功德。法会殊胜,愿十方善信随喜参加,共沾法喜!
祖先们曾筚路蓝缕,在这片土地上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。一句代代受益的家训,祖先立下的做人做事的规矩,他们默默的耕耘与奋斗,让我们今天得以安享美好生活。
祭祖,是一种心理需求,也是一种感情寄托。祖先的身影虽然已走远,但是他们依然在这个世界留下了他们生活的痕迹。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,默默地陪伴着我们。
怎样祭祖对先人更如法?写一个牌位,让祖先来寺院里听法,才是对先人最有利的方式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一行禅师曾经说过“我们是所有祖先生命的延续,当我们心存敬意地对待祖先时,我们才不容易忽视、遗忘先祖。”而业道漂泊流转、因果不虚,我们在世人对于过世人最好的利益方式,就是通过做佛事来超度他们,令他们听闻佛法早日往生极乐净土。
写一个牌位,帮助先人积累功德、往生净土。我们后人以这种方式祭祖,也为祖先、为亲人,同时为自己种下解脱的菩提道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