禅修,作为佛教重要的修行法门之一,亦是中国传统修身养心的方法,尤其是“以心为宗”(禅宗四祖有云:“百千法门,同归方寸。河沙妙德,总在心源”)的禅宗,强调通过“心安自在处,寻觅自在身”的“安心”法门来对治个人的身心问题,对身处俗世生活中的现代人来说,是可以广泛运用、有效的自我心理治疗方法,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人生圆满的方向。
三祖僧璨大师说: 至道无难,唯嫌拣择。 但莫憎爱,洞然明白。
五祖弘忍大师说: 有情来下种,因地果还生。 无情亦无种,无性亦无生。
六祖慧能大师说: 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 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 由此可见,即禅宗的理念是以心印心,且重在自证。《六祖坛经》云:“我此法门,从上以来,先立无念为宗,无相为体,无住为本。”
无念: 放下杂念,回归内心的宁静。通过专注当下,体验心灵的清澈与明亮。
无相: 超越表象,直指事物的本质。在禅修中,我们学习观察自我与外界的真实状态,领悟无常与空性。
无住: 不执着于任何事物,放下对过去与未来的牵挂,活在当下,感受生命的每一刻。
藉此宝峰禅修亦取“三无禅修”之名,意为无念、无相、无住。从深入修行人的日常生活,到体验“四仪(行住坐卧)皆是道场,三业(身口意)咸为佛事”。身体力行的把佛学禅理融入生活,学会在烦嚣的环境中观察和觉知自己的念头和行为。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信息时代,在自媒体泛滥的环境中,很容易被贪嗔痴侵蚀。宝峰禅修,一直坚持播撒正信种子,为广大归心于道的善信提供依正见而修学的次第平台,分别从“信、解、行、证”四个层面引导学员找到自我,转知识成智慧,用佛法成就美好生活。正如新军大和尚《致学员的话》所言:我们共同 在尘世间播洒 正信的种子 以大悲为甘露 滋养清凉心田 于山水间禅修 转知识成智慧 得自在 见那菩提盛开
第十四期:5月1—4日(报名4月25日截止) 第十五期:8月14—17日(报名8月8日截止) 第十六期:10月2—5日(报名9月6日截止) 第十七期:12月25—28日(报名12月19日截止)
1、学员须年满18岁至60周岁以内。 2、学员须身体健康,无重大生理疾病。 3、能做到恭敬三宝,遵守寺院和禅修营规约,品行端正,和谐处众。 4、自带简单洗漱用品、宽松衣裤入营,禁穿暴露衣裤、裙和未过膝短裤。 5、学员报名免费,需自理禅修服及物品成本费用580元/人,禅修营期间食宿及上山、乘车由本寺安排。 6、由于场地有限,禅修营仅招收60名学员,报名学员基于以上条款满足的前提下,以先后顺序录取。
禅修报名方式:
第一步:扫码填写报名表
第二步:扫码添加微信,编辑名字+报名第XX期禅修发送到此微信(18666357953) 录取方式:收到报名表且添加微信后7个工作日内,将以微信形式通知。报到时间:每期第一天的上午10:00前(可提前1日报到)
报到地点:西樵山宝峰寺天王殿
禅修咨询:18666357953(微信)
宝峰禅修第十四期次第课程安排表 信阶——初入山门
| 时间 | 内容 | 地点 | 第 一 天 | 9:30 | 报到 | 天王殿 | 10:30 | 斋堂仪轨 | 斋堂 | 11:30 | 过堂 | 斋堂 | 14:00 | 开营 | 法堂 | 15:00 | 基础行持 | 法堂 | 17:00 | 药石 | 斋堂 | 18:30 | 普茶 | 禅堂 | 22:00 | 开大静 | | 第 二 天 | 5:30 | 闻思 | 钟楼 | 6:10 | 早课 | 大殿 | 7:00 | 过堂 | 斋堂 | 8:30 | 《寺院巡礼》 | 法堂 | 10:00 | 《四圣谛》 | 法堂 | 11:30 | 过堂 | 斋堂 | 14:00 | 《禅门释义》 | 法堂 | 17:00 | 药石 | 斋堂 | 18:30 | 静坐 | 禅堂 | 22:00 | 开大静 | | 第 三 天 | 5:30 | 闻思 | 钟楼 | 6:10 | 早课 | 大殿 | 7:00 | 过堂 | 斋堂 | 8:30 | 佛教艺术 | 法堂 | 11:30 | 过堂 | 斋堂 | 13:30 | 行脚 | | 17:00 | 药石 | 斋堂 | 18:30 | 静坐 | 禅堂 | 22:00 | 开大静 | | 第 四 天 | 5:30 | 闻思 | 钟楼 | 6:10 | 早课 | 大殿 | 7:00 | 过堂 | 斋堂 | 8:30 | 《素食制度与起源》 | 法堂 | 10:00 | 《十二因缘》 | 法堂 | 11:30 | 过堂 | 斋堂 | 14:00 | 毕业典礼 | 法堂 | 15:00 | 圆满 | |
禅修道场简介: 宝峰寺坐落于西樵山大仙峰上,俗语有言“不上西樵山,不算到岭南”。南粤名山西樵山自然风光清幽秀丽,历史文化底蕴深厚,民俗风情古朴自然,素有“珠江文明的灯塔”“南粤理学名山”之称。西樵山还是宗教名山,自南汉以来,便是儒释道三教融合并存;至明朝,西樵山佛教更是发展鼎盛,山中有宝峰寺、云岩寺、宝莲寺、白云寺、接承庵、波斯庵等。其中宝峰寺作为岭南著名古刹,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。承继西樵山佛教历史发展的脉络,上世纪90年代,为弘扬本地深厚的观音文化,在港澳乡亲的支持下,“南海观音文化苑”兴建于西樵山上,不久,古刹宝峰寺接踵重建在宏伟的大观音坐像下,以弘扬观音菩萨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的精神为己任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