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纪念释迦牟尼佛的诞生,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都会举行隆重的浴佛仪式。这个传统源自两千多年前佛陀降生时的神奇景象。
在人类灵性史上,公元前623年(北传佛教纪年)农历四月初八的黎明时分,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蓝毗尼园上演了一场震撼天地的神圣诞生。这个被后世亿万信徒铭记的时刻,不仅是一个宗教创始人的降生,更被佛教徒视为智慧光明降临人间的象征。
悉达多太子(佛陀出家前的名字)的父亲净饭王是释迦族的统治者,母亲摩耶夫人是邻国善觉王的公主。据《佛本行集经》记载,摩耶夫人在梦中见一头六牙白象腾空而来,从右肋进入腹中。婆罗门占卜师预言:王后将诞下殊胜之子,若非转轮圣王,即成觉悟者。
按古印度习俗,王后需回娘家生产。途经蓝毗尼园时,摩耶夫人被园中盛开的无忧树吸引。当她右手攀扶树枝时,太子竟从右肋安然降生。新生太子展现七大奇迹:
1. 自行七步:落地即能行走,东西南北各七步
2. 步步生莲:足底涌出金莲承托
3. 宣言圣谛:一手指天一手指地,诵天上天下,唯我独尊
4. 九龙沐身:梵天、帝释化现九条龙吐冷暖甘露为之沐浴
5. 光明普照:三千大千世界骤放光明
6. 地动花开:大地震动,百花齐放
7. 天乐鸣空:诸天奏乐,散花赞叹
阿私陀仙人为太子看相,发现其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预言:此子必成无上正觉,转动法轮。净饭王为其取名“悉达多”,意为“一切义成就”。
《浴佛功德经》明确指出,浴佛能成就十五种殊胜功德:现受富乐、无病延寿、善缘常聚等。但更重要的,是通过这一仪规培养恭敬心、慈悲心。在每年浴佛节通过香花净水的仪式清洗佛像,洗涤内心的贪嗔痴,唤醒我们本自具足的觉性。
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佛,并籍此因缘培福修慧,种成佛的善因,后世的佛弟子们,都会在释迦牟尼出生的这一天,举行浴佛法会,俗称“浴佛节”。浴佛那天,众佛弟子云集寺院参加浴佛,在佛殿上供奉着太子佛像,四众弟子陆续用小勺盛满香汤浴灌太子佛像。并念诵赞佛偈:
我今灌沐诸如来,净智庄严功德聚,
五浊众生令离垢,同证如来净法身。
大众一起念诵沐浴真言:
唵 底沙底沙 僧伽 娑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