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门的夜,总带着漳河的微澜与象山的松风。当农历七月半的月光漫过千佛禅寺的黄墙黛瓦,一声钟,便从唐音里缓缓醒来——那是千佛禅寺独有的“幽冥钟”。 一、钟是怎样醒来的
钟在钟楼里,等了三百六十五个晨昏。它记得去年此时,一位师兄扶着斑驳的栏杆,对着黑夜低声唤“娘”;也记得大家举着莲花灯,怯怯问法师:“师父,灯能漂到天上去吗?”于是,在盂兰盆的前夜,僧值师父把钟槌轻轻举起—— “当——” 第一下,先送给自己,愿断我痴; 第二下,再送众生,愿破尔惑; 第三下,直透无间,愿息苦轮。 一百零八记,声声拆作恒河沙,每粒沙里都有一尊佛,每尊佛都在替一个名字放光。
二、盂兰盆,一盆盛开在七月的莲 《盂兰盆经》说,目连尊者以天眼看见亡母在饿鬼道“皮包骨”,钵饭成灰,悲泪如雨。佛陀教他于七月十五“众僧自恣日”设百味供,仗十方僧伽功德,令母脱离苦趣。 于是,每年的这一天,千佛禅寺都会摆出一口大盆——盂兰盆。盆内,粳米饭如小丘,瓜果叠成须弥,净水映天,仿佛把所有美食都盛了进去。僧众绕行,梵呗如潮;信众合掌。盆供圆满,功德回向: “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” 这一盆,盛的是饭,也是法;是悲,也是喜。
三、放莲灯,让思念有了形状 夜里七点,寺内的石桥被烛火点亮。莲花形的灯一盏接一盏,像一条光的经卷。传说,每一盏灯都是一句未说完的“我想你”。风把灯推向远方,也把那句悄悄话推向彼岸。 四、撞钟人,其实是我们自己 幽冥钟的槌柄很长,长得可以连接阴阳。千佛禅寺有一个小小的仪式:任何人,只要愿意为亡者点一盏心灯,就可以在盂兰盆期间亲手撞三下钟。于是,你会看见白发老人攥着槌,手抖得敲歪了节奏;也会看见西装少年闭眼低眉,一槌比一槌沉稳。钟声并不完美,却足够真诚。 寺里的维那师父说:“钟声不在钟楼里,在每个人的胸口。你心里的那口钟响了,幽冥就亮了。”
五、法会通启 · 时间:农历七月初九至十五(每日9:00—20:00) · 内容:
如果你也在七月半想起某个人,就来千佛禅寺吧。让钟声替你说“我记得”,让莲灯替你说“愿你安”。当最后一记钟声沉入夜色,荆门城的灯火次第亮起。幽冥与人间,原来只隔一声钟的距离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