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gFangSC-light;color:#3e3e3e;font-size:16px;"> 农历七月 在佛教中意义重大 是个孝亲报恩、行善修福的“吉祥月” 又称“报恩月”、“孝亲月” 为成就十方大众慈孝报恩之心 慎终追远、知恩报恩 以此功德回向 各人在世父母 身心康泰,福乐百年 历代考妣宗亲 受胜妙乐,莲品增上 十方法界苦难众生 早登极乐,速往莲邦
『时 间』
农历七月十五(9月6日) 举行盂兰盆法会、晚上放河灯
『详情咨询』 仁定法师 13921074622
欢迎十方善信随喜参加 同沾法喜、共沐佛恩
《梁皇宝忏》是梁武帝为了超 度皇后郗氏而制的《慈悲道场忏法》,此忏能够灾消吉至,罪灭福生,是蒙弥勒菩萨梦中赐名。因为超度郗氏皇后效果明显,历代拜忏的感应更是层出不穷,度化了无量众生而流传至今,所以被称为宝忏,因始于梁武帝,故称为《梁皇宝忏》。
忏仪,是佛教集体共修的一种忏法。《梁皇宝忏》的内容精深丰富,是结合所有大乘经典的佛号、佛法、法义汇编而成。又其忏文十分恳切,所以拜《梁皇忏》是最殊胜的,也是人数最多的。
多人共修的时候我们会自然而然的跟着仪轨整齐划一,即拜忏的发心共同一致,唱诵共同一致,仪轨动作共同一致。在共修的力量带动下,修行节奏得当,比较不会懈怠散乱、退失道心,进而难有成就。 单独一人拜“梁皇忏”,很可能途中就升起了妄想、懈怠,但是大众共修有法师的带领,总有几个同修内心是能保持安定、专注的,从而能带动氛围的凝聚。个人的力量如黑暗中的孤灯,微弱易摇摆,难以消除众生无边的业障烦恼,而共修的力量,则是无数盏明灯相互扶持。共修容易形成一种氛围与凝聚力,让在场参与其中的人都能得到全体修行者的力量,凝心聚力,破障植福。
法会历经“七永日”,所谓“永日”就是每天早上起来要先调心,很虔诚的准备来拜忏;而拜忏回家以后,还是保持着拜忏时候的心情。这样一天下来,都是在修行的信心之中。这七日最好能够持“八关斋戒”,以清净的身心来修行七天。只要你有一天能这么做,就有一天的清净、精进;能坚持七天,就有七天的精进、清净。
业,主要是源于我们的心,我们的心打结了,就是障碍、业障。如果忏悔之后,心里不再打结,这就不是障碍。当我们的心没有障碍,遇到种种外在的障碍,也会减轻、减少。
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苏(2022)0400019 ▍版权声明: ○ 公众号部分素材来源网络,由本寺编校发布,尊重知识与劳动,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。 ○ 版权归创作人所有,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,如涉及版权争议,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,谢谢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