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华严经》主要讲三个内容:第一是讲毗卢遮那佛依正庄严境界;第二是阐明了如何从凡夫到成佛的果位,需要圆满哪些行愿;第三部分以善财童子南游,一生参学修行,入普贤三昧,证入毗卢性海。
《华严经》既广博又深刻,经句不仅发人深省、诵读又极优美。诵读时随文入观,犹如置身华藏世界之中,使参与法会者共沐佛恩,无不法喜充满。
“华严字母”有四十二字,因其出自《华严经·入法界品》而被称为“华严字母”。
经中记载,善财童子最初在文殊菩萨的引导下发起菩提心,为求行菩萨道、圆满佛果的法门,遍历一百一十城,参访求教于五十三位善知识。
之所以称其为“字母”,是因为这四十二字能生一切字,是一切“字”的根本,因“字”而有“语”,因“语”而有“名”,因“名”而有“义”。
自古佛家有言:“开悟的《楞严》,成佛的《法华》,富贵的《华严》”。明代四大名僧之一的莲池大师说:“华严见无量门,诸大乘经,犹华严无量门中之一门耳,华严、天王也,诸大乘经、候封也,诸小乘经,侯封之附庸也。”
憨山大师说:“不读《楞严》,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;不读《法华》,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;不读《华严》,不知佛家之富贵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