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(不与《大正藏》和《续藏》重复的经文) | 嘉兴藏 | 经号 | 卷号 | 经名(卷数) | 〖朝代 译者或作者〗 | A042 | 1 | 大慧普觉禅师年谱(1卷) | 〖宋 祖咏编 张抡序 宗演跋〗 | A123 | 7 | 起信论疏(选录) |
| A158 | 10 | 密云禅师语录 | 〖嗣法门人如学编〗 | B005 | 15 |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(选录) | 〖唐 澄观别行疏 宗密随疏钞〗 | B044 | 19 | 诸经日诵集要(3卷) | 〖佚名〗 | B047 | 19 |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(1卷) | 〖唐 不空译 西夏 不动金刚重集 清 受登诠次 有图像四十 缘起〗 | B048 | 19 | 北京五大部直音会韵(2卷) | 〖明 久隐撰〗 | B090 | 20 | 续原教论(2卷) | 〖明 沈士荣 着〗 | B095 | 20 | 蕅益三颂(1卷) | 〖明 智旭述并序 三颂为华严.楞严.法华 有偶拈问答及重刻自跋〗 | B096 | 20 | 周易禅解(10卷) | 〖明 智旭 着〗 | B097 | 20 | 天乐鸣空集(3卷) | 〖明 鲍宗肇述 智旭定〗 | B098 | 20 | 黄檗无念禅师复问(6卷) | 〖明 深有撰 明 闻删定〗 | B103 | 20 | 寒山子诗集(1卷) | 〖唐 闾丘胤集并序 明 王宗沐序 附拾得.丰干诗〗 | B109 | 21 | 大藏一览(10卷) | 〖明 陈实编 姚舜渔重辑〗 | B116 | 22 | 憨山老人梦游全集(5卷) | 〖明 德清撰 福善日录〗 | B118 | 23 | 密藏开禅师遗稿(2卷) | 〖明 道开 着〗 | B120 | 23 | 辟邪集(1卷) | 〖明 钟始声 着 大朗序 文分天学初征及天学再征 附书柬四则 程启用跋〗 | B122 | 23 | 醒世录(8卷) | 〖清 徐昌治辑〗 | B127 | 23 | 无依道人录(2卷) | 〖清 徐昌治 着 超悟录 僧鉴序 附疏稿(原有缺页)〗 | B128 | 23 | 普明禅师牧牛图颂(1卷) | 〖明 普明原唱 诸方和韵 严大参序 清 如念编目 有图十〗 | B129 | 23 | 牧牛图颂(1卷) | 〖明 普明原辑 性音续集旧跋 清 纳信序 明 袾宏序 清 超格序〗 | B137 | 24 | 赵州和尚语录(3卷) | 〖唐 从谂说 文远记 大参重校 明声重刻〗 | B138 | 24 | 云门匡真禅师语录(3卷) | 〖南汉 文偃说 守坚编〗 | B154 | 25 | 松隐唯庵然和尚语录(3卷) | 〖明 德然说 慧省编次〗 | B155 | 25 | 无趣老人语录(1卷) | 〖明 如空说 性冲编〗 | B156 | 25 | 无幻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明 性冲说 慧广编集〗 | B159 | 25 | 天真毒峰善禅师要语(1卷) | 〖明 本善记 悟深编〗 | B163 | 25 | 古庭禅师语录辑略(4卷) | 〖明 善坚说 各卷首皆题曹溪一滴古庭禅师语录〗 | B164 | 25 | 曹溪一滴(1卷) | 〖明 周理编 附梦语摘要〗 | B165 | 25 | 大巍禅师竹室集(1卷) | 〖明 净伦撰 周理辑 内题曹溪一滴卷六〗 | B166 | 25 | 浮山法句(1卷) | 〖明 本智撰 周理辑 内题曹溪一滴卷七 前有明 吴应宾塔铭及王舜鼎梦禅语〗 | B167 | 25 | 彻庸和尚谷响集(1卷) | 〖明 彻庸撰 洪如录 内题曹溪一滴卷八 后附净土偈〗 | B173 | 25 | 寿昌无明和尚语录(2卷) | 〖明 慧经说 元来集〗 | B174 | 25 | 天界觉浪盛禅师语录(12卷) | 〖明 道盛说 大成.大奇等编〗 | B175 | 25 | 大沩五峰学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明 如学说 清 智海重刻 周堪赓序 有行实 明 陶汝鼐塔铭〗 | B176 | 25 | 大沩密印寺养拙明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正明说 智海编 通云序 陶之典序 有行实 周堪赓塔铭〗 | B177 | 26 | 破山禅师语录(20卷) | 〖清 海明说 印正等编 附年谱 印峦等辑 印绶等编 原书缺依驹本印〗 | B178 | 26 | 费隐禅师语录(14卷) | 〖明 通容说 隆琦等编 附纪年录 行观.王谷同集 徐昌治.董行证较〗 | B180 | 26 | 天童弘觉忞禅师北游集(6卷) | 〖清 道忞说 真朴编次〗 | B181 | 26 | 布水台集(32卷) | 〖明 道忞 着(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编在集部别集类)〗 | B182 | 26 | 万如禅师语录(10卷) | 〖清 通微说 行猷等编〗 | B183 | 26 |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(15卷) | 〖清 通云说 行正等编录〗 | B184 | 26 | 牧云和尚七会语录(6卷) | 〖清 通门说 行玮等编〗 | B185 | 26 | 浮石禅师语录(10卷) | 〖明 通贤说 行浚等编〗 | B186 | 26 | 林野奇禅师语录(8卷) | 〖明 通奇说 行谧等编〗 | B187 | 26 | 天岸升禅师语录(20卷) | 〖清 升说 元玉等记录〗 | B188 | 26 | 入就瑞白禅师语录(18卷) | 〖明 明雪说 寂蕴编〗 | B189 | 27 | 三宜盂禅师语录(11卷) | 〖明 明盂说 净范等编〗 | B190 | 27 | 石雨禅师法檀(20卷) | 〖明 明方说 净柱编〗 | B191 | 27 | 象田即念禅师语录(4卷) | 〖明 净现说 净痴等录〗 | B192 | 27 | 大休珠禅师语录(12卷) | 〖清 珠说 广熙等录〗 | B193 | 27 | 隐元禅师语录(16卷) | 〖清 隆琦说 海宁等编〗 | B194 | 27 | 昭觉丈雪醉禅师语录(10卷) | 〖清 通醉说 彻纲等编〗 | B196 | 27 | 鸳湖用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妙用说 悟进.悟元等编〗 | B197 | 27 | 博山无异大师语录集要(6卷) | 〖明 元来说 成正录 元贤集〗 | B198 | 27 | 雪关禅师语录(13卷) | 〖明 智訚说 成峦等录 开诇编〗 | B199 | 27 | 雪关和尚语录(6卷) | 〖明 智訚说 传善辑〗 | B200 | 27 | 石霜尔瞻尊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达尊说 本开等记录〗 | B202 | 28 | 百痴禅师语录(30卷) | 〖清 元说 超宣等编〗 | B203 | 28 | 云峨喜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喜说 智恒等编〗 | B204 | 28 | 斌雅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鉴说 海岳记录〗 | B205 | 28 | 介为舟禅师语录(10卷) | 〖清 行舟说 海盐.益证等编〗 | B206 | 28 | 笑堂和尚语录(1卷) | 〖清 说 超源等记录 超晙等编〗 | B207 | 28 | 古瓶山牧道者究心录(3卷) | 〖明 真本说 机峻等编〗 | B208 | 28 | 古雪哲禅师语录(20卷) | 〖明 真哲说 传我等编〗 | B209 | 28 | 永济融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融说 师住.妙印等录〗 | B210 | 28 | 伏狮祇园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行刚(尼)说 授远.超宿等编〗 | B211 | 28 | 季总彻禅师语录(4卷) | 〖清 彻(尼)说 超祥记录〗 | B212 | 28 | 二隐谧禅师语录(10卷) | 〖清 谧说 超巨.超秀等编〗 | B213 | 28 | 芝岩秀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秀说 明一等编〗 | B214 | 28 | 蕅益大师佛学十种(2卷) | 〖明 智旭着〗 | B215 | 28 | 颂古合响集(1卷) | 〖明 彻(尼).符(尼)合颂 张有誉辑并序〗 | B216 | 28 | 绝余编(4卷) | 〖明 智旭 着 圆果录〗 | B218 | 28 | 懒石聆禅师语录(4卷) | 〖清 聆说 海瑞等录〗 | B219 | 28 | 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(20卷) | 〖清 观衡说 正印重编〗 | B220 | 28 | 法玺印禅师语录(12卷) | 〖清 印说 性圆等编〗 | B221 | 28 | 楞严法玺印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印说 旋性记录〗 | B222 | 29 | 夔州卧龙字水禅师语录(3卷) | 〖明 圆䂐说 观谁等录〗 | B223 | 29 | 山晖禅师语录(12卷) | 〖清 璧说 如崇等录 宗上编〗 | B224 | 29 | 嵩山野竹禅师录(14卷) | 〖清 福慧说 宗宏录 宗上.宗坚同编〗 | B225 | 29 | 鄂州龙光达夫禅师鸡肋集(1卷) | 〖清 蕴上说 道汜.道冲等录(依驹本印)〗 | B226 | 29 | 颂古钩钜(1卷) | 〖清 蕴上颂并跋 蕴宏 着语(依驹本印)〗 | B227 | 29 | 集文字禅(1卷) | 〖清 蕴上 着 舒峻极序 杜国柱序(依驹本印)〗 | B229 | 29 | 法澜澄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原澄说 清杲编次(依驹本印)〗 | B230 | 29 | 天王水鉴海和尚六会录(10卷) | 〖清 慧海说 原澄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231 | 29 | 天王水鉴海和尚五会录(6卷) | 〖清 慧海说 原澄等编〗 | B232 | 29 | 天王水鉴海和尚住金粟语录(3卷) | 〖清 慧海说 原澄.原上等编〗 | B233 | 29 | 介庵进禅师语录(10卷) | 〖清 悟进说 真理等编 附源流颂〗 | B234 | 29 | 一初元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元说 真开.真智等编〗 | B235 | 29 | 莲月禅师语录(6卷) | 〖清 道正说 性容等录〗 | B236 | 29 | 玉泉莲月正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道正说 发慧等录〗 | B237 | 29 | 月幢了禅师语录(4卷) | 〖清 了说 达最等编〗 | B238 | 29 | 聚云吹万真禅师语录(3卷) | 〖明 广真说 灯来编〗 | B239 | 29 | 吹万禅师语录(20卷) | 〖明 广真说 灯来重编(依驹本印)〗 | B240 | 29 | 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(3卷) | 〖明 慧机说 灯来编〗 | B241 | 29 | 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(20卷) | 〖明 慧机说 幻敏重编(依驹本印)〗 | B242 | 29 | 铁眉三巴掌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明 铁眉号三巴掌说 性养.性亮同编〗 | B243 | 29 | 耳庵嵩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嵩说 性恺编 徐善序 有附记〗 | B244 | 29 | 三山来禅师语录(16卷) | 〖清 灯来说 普定编〗 | B245 | 29 | 高峰三山来禅师年谱(1卷) | 〖清 性统编 至善序(依驹本印)〗 | B246 | 29 | 嘉兴退庵断愚智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智说 机轮等编〗 | B247 | 29 | 普光坦庵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机峻说 全弘录 罗开麟序(依驹本印)〗 | B248 | 29 | 达变权禅师语录(5卷) | 〖清 显权说 海澄录〗 | B249 | 29 | 方融玺禅师语录(3卷) | 〖清 如玺说 兴林等编 附净土诗〗 | B259 | 30 | 怡山礼佛发愿文略释(1卷) | 〖清 书玉略释并序跋 有事义(依驹本印)〗 | B260 | 30 | 大忏悔文略解(2卷) | 〖清 书玉略解(依驹本印)〗 | B267 | 31 | 牧云和尚懒斋别集(14卷) | 〖明 通明撰 毛晋编〗 | B268 | 31 | 牧云和尚宗本投机颂(1卷) | 〖明 通明撰 附病游游刃.病游初草.病游后草〗 | B269 | 31 |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(10卷) | 〖唐 宗密述疏 宋 子璇录记 清 行策会编〗 | B272 | 32 | 明州天童景德禅寺宏智觉禅师语录(4卷) | 〖宋 正觉说 净启重编〗 | B273 | 32 | 千岩和尚语录(1卷) | 〖元 元长说 嗣诏录〗 | B275 | 32 | 兴善南明广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明 慧广说 妙用集 悟进重辑并跋 明方序 黄承昊序 有行状〗 | B276 | 32 | 不会禅师语录(10卷) | 〖清 法通说 性灵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279 | 33 | 虚舟禅师注八识规矩颂(1卷) | 〖清 行省撰〗 | B280 | 33 |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(15卷) | 〖清 行泽说 宏怤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281 | 33 | 坛溪梓舟船禅师语录(3卷) | 〖明 船说 明法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282 | 33 | 虚舟省禅师语录(4卷) | 〖清 行省说 超直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283 | 33 | 天台三圣诗集和韵(1卷) | 〖元 梵琦首和 清 福慧重和〗 | B284 | 33 | 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(8卷) | 〖清 福慧说 洪希等编〗 | B285 | 33 | 兜率不磷坚禅师语录(3卷) | 〖清 宗坚说 妙圣等记〗 | B286 | 33 | 撄宁静禅师语录(6卷) | 〖清 智静说 德亮等编 德莪等录〗 | B287 | 33 | 自闲觉禅师语录(8卷) | 〖清 觉说 洪暹等编〗 | B288 | 33 | 憨予暹禅师语录(6卷) | 〖清 洪暹说 法云等编〗 | B293 | 33 | 拟寒山诗(1卷) | 〖明 张守约追拟并序 唐守礼序 蔡善继序(依驹本印)〗 | B294 | 33 |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(18卷) | 〖清 净挺说 智淙等编〗 | B296 | 34 | 漆园指通(3卷) | 〖清 净挺 着〗 | B300 | 34 | 朝宗禅师语录(10卷) | 〖明 通忍说 行导编(依驹本印)〗 | B301 | 34 |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(10卷) | 〖清 弘储说 济机等编〗 | B303 | 34 | 燮云玑禅师国清无畏堂语录(1卷) | 〖清 济玑说 玄杲录 张有誉序〗 | B304 | 34 | 灵树远禅师云岩集(2卷) | 〖清 僧远说 广仍记 附云岩颂古 附云岩九颂 余怀制〗 | B305 | 34 | 国清大庾韬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行韬说 显裕等录 有塔铭 行略(依驹本印)〗 | B306 | 34 | 内绍种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种说 照维等记 附颂古〗 | B308 | 34 | 象崖珽禅师语录(4卷) | 〖清 性珽说 益闻重刊〗 | B309 | 34 | 云腹智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道智说 岳贤.联升记录〗 | B310 | 34 | 云叟住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住说 元一记录〗 | B311 | 34 | 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(33卷) | 〖明 道盛说 大成.大然等较 后附杖门随集〗 | B312 | 34 | 天界觉浪盛禅师嘉禾语录(1卷) | 〖明 道盛说 大枢.大英录 谭贞默序〗 | B313 | 34 | 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(4卷) | 〖清 智说 兴磬.兴斧编〗 | B326 | 35 | 木人剩稿(5卷) | 〖清 弘赞编 开沩录〗 | B336 | 35 | 南海宝象林慧弓诇禅师语录(6卷) | 〖清 开诇说 传一等录〗 | B337 | 35 | 宝持总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玄总(尼)说 明英等记〗 | B338 | 35 | 灵瑞尼祖揆符禅师妙湛录(5卷) | 〖清 符(尼)说 师照等记〗 | B339 | 35 | 灵瑞禅师岩华集(5卷) | 〖清 符(尼)说 振澄等记〗 | B340 | 35 | 慧觉衣禅师语录(3卷) | 〖清 照衣说 彻御等编〗 | B341 | 35 | 佛语御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彻御说 法杰.法秀等编 圣可序〗 | B342 | 35 | 华严圣可禅师语录(5卷) | 〖清 德玉说 光佛等编〗 | B343 | 35 | 广福山胜觉寺密印禅师语录(12卷) | 〖清 真传说 如暐等编〗 | B345 | 36 | 苏州竹庵衍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真衍说 机如编〗 | B346 | 36 | 古林如禅师语录(4卷) | 〖清 机如说 全威等记录〗 | B351 | 36 | 道德经顺朱(2卷) | 〖清 德玉顺朱〗 | B352 | 36 | 东山破峰重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普重说 传慧等编〗 | B353 | 36 | 云幻宸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印宸说 发林等编 王民皞序 李道泰塔记〗 | B354 | 36 | 锦屏破石卓禅师杂着(1卷) | 〖明 悟卓说 超常记录 发林行状〗 | B355 | 36 | 绿萝恒秀林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发林说 光悠等编〗 | B356 | 36 | 奇然智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超智说 明林.明灿等编〗 | B357 | 36 | 秀野林禅师语录(3卷) | 〖清 明林说 最正等编〗 | B358 | 36 | 智覃正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最正说 尚能.尚莹等编 末附助缘耆德〗 | B359 | 36 | 百愚禅师语录(20卷) | 〖清 净斯说 智操.智海等编语录 智朴.方拱干等编蔓堂集 附蔓堂集〗 | B362 | 36 | 观涛奇禅师语录(6卷) | 〖清 大奇说 兴舒等编〗 | B363 | 36 | 文穆念禅师语录(5卷) | 〖清 念说 真慧等编〗 | B364 | 36 | 佛古闻禅师语录(4卷) | 〖清 行闻说 超质等编〗 | B365 | 36 | 石璞质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超质说 明嵩等编〗 | B366 | 36 | 大方禅师语录(6卷) | 〖明 行海说 超鸣编〗 | B367 | 36 | 寂光豁禅师语录(6卷) | 〖清 豁说 发育等编〗 | B368 | 36 | 天台通玄寺独朗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行曰说 超心.超香等编〗 | B369 | 36 | 蔗庵范禅师语录(30卷) | 〖清 净范说 智璋等录〗 | B370 | 37 | 草堂耨云实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真实说 寂讷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371 | 37 | 佛冤禅师语录(12卷) | 〖清 彻纲说 性纯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372 | 37 | 印心佛敏讷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寂纳说 法栋等录 法通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383 | 37 | 憨休禅师语录(12卷) | 〖继尧等编〗 | B384 | 37 | 憨休禅师敲空遗响(12卷) | 〖清 如干说 张恂编阅 继尧校订(依驹本印)〗 | B386 | 37 | 远庵僼禅师语录(16卷) | 〖清 本僼说 元视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387 | 37 | 古宿尊禅师语录(6卷) | 〖清 尊说 明圆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388 | 37 | 神鼎一揆禅师语录(12卷) | 〖清 元揆说 成炯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389 | 37 | 洪山俞昭允汾禅师语录(6卷) | 〖清 允汾说 上睿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390 | 37 | 北京楚林禅师语录(6卷) | 〖清 上睿说 照琮等录(依驹本印)〗 | B391 | 37 | 长目电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光电说 悟本编(依驹本印)〗 | B392 | 37 | 寒松操禅师语录(20卷) | 〖清 智操说 德昊编(依驹本印)〗 | B393 | 37 | 华岩还初佛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佛说 通量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394 | 37 | 翼庵禅师语录(8卷) | 〖清 善酂说 分为国清语录二卷(依驹本印)〗 | B395 | 37 | 荆南内护国寺启真诚禅师语录(4卷) | 〖清 诚说 振闻编(依驹本印)〗 | B396 | 37 | 终南山蟠龙子肃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超远说 性明编 海阔等录(依驹本印)〗 | B399 | 37 | 鹤林天树植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行植说 湛祐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00 | 37 | 知空蕴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学蕴说 通来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01 | 37 | 浦峰长明炅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性炅说 海栋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02 | 37 | 浦峰法柱栋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海栋说 慧升集 慧渠编 慧岱录(依驹本印)〗 | B406 | 38 | 庐山天然禅师语录(12卷) | 〖明 函是说 今辩重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07 | 38 | 千山剩人禅师语录(6卷) | 〖明 函可说 元赋等编 今羞等录 今卢.今又重梓(依驹本印)〗 | B408 | 38 | 海幢阿字无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今无说 今辩重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09 | 38 | 丹霞澹归禅师语录(3卷) | 〖明 今释说 今辩重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10 | 38 | 莲峰禅师语录(10卷) | 〖清 素说 性深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11 | 38 | 德风禅师般若语录(6卷) | 〖清 说 如惺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12 | 38 | 三塔主峰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说 觉海录 谭贞默等请启(依驹本印)〗 | B413 | 38 | 黄莲东岩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说 机琇记录 黎元宽序 文德翼序 内分黄莲语录 蕲州语录〗 | B414 | 38 | 山铎真在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真在说 机云.智旭等录(依驹本印)〗 | B415 | 38 | 大悲妙云禅师语录(6卷) | 〖清 真雄说 机德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16 | 38 | 调实居士证源录(1卷) | 〖清 陆瑛说 罗机彻编 罗开驎序 佚名序(末页缺) 有行略(依驹本印)〗 | B417 | 38 | 天则能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机能说 道崇.续弥同录 罗开驎序 机云序 有行略(依驹本印)〗 | B418 | 38 | 晦岳旭禅师语录(8卷) | 〖清 旭说 全琳等录(依驹本印)〗 | B419 | 38 | 华严不厌乐禅师语录(3卷) | 〖清 道乐说 德普记录(依驹本印)〗 | B420 | 38 | 三峰半水元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元说 光深等录 华严玉序(依驹本印)〗 | B421 | 38 | 鹤峰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济悟说 上震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22 | 38 | 林我禅师语录(4卷) | 〖清 鉴说 海.海兹等编录(依驹本印)〗 | B423 | 38 | 石关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说 芳桂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24 | 38 | 香严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说 明耀等编录 叶燮序 有行实(依驹本印)〗 | B425 | 38 | 即非禅师全录(25卷) | 〖清 如一说 明洞等编(依驹本印) 附佛祖图〗 | B427 | 38 | 青城竹浪生禅师语录(7卷) | 〖清 彻生说 如鹏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28 | 38 | 密行忍禅师语录(3卷) | 〖清 寂忍说 明广.明珍等编(依驹本印) 附嗣灯录〗 | B429 | 38 | 盛京奉天般若古林禅师语录(6卷) | 〖清 智说 正继等录 正灯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30 | 38 | 玉泉其白富禅师语录(3卷) | 〖清 德富说 圆顶等编(依驹本印) 附融彻录〗 | B431 | 38 | 云峰体宗宁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宁说 续清等编 德玉序 彻生序 有行实(依驹本印)〗 | B432 | 38 | 幻住明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明说 清尚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33 | 38 | 纯备德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广德说 智远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34 | 38 | 法幢远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智远说 通慧等编 弘源序(依驹本印)〗 | B435 | 39 | 伏狮义公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(尼)说 明元记录 高以永序 超琛跋 有行状〗 | B436 | 39 | 参同一揆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超琛(尼)说 普明编 明俊录(依驹本印)〗 | B438 | 39 | 衡山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灯炳说 宗位编 超源序 蓝理序 有塔铭(依驹本印)〗 | B439 | 39 | 高峰三山来禅师疏语(3卷) | 〖清 灯来撰 性统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40 | 39 | 高峰乔松亿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玄亿说 灯洪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41 | 39 | 万峰童真禅师语录(6卷) | 〖清 至善说 德林记(依驹本印)〗 | B442 | 39 | 大笑崇禅师语录(3卷) | 〖清 崇说 空情录(依驹本印)〗 | B443 | 39 | 玉眉亮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亮说 空谧编 张廷劢序(依驹本印)〗 | B444 | 39 | 卓峰珏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性珏说 宗位编 超原序 蓝理序 有塔铭 附冰玄法师语录〗 | B445 | 39 | 别庵禅师同门录(3卷) | 〖清 性统录 弘秀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46 | 39 | 灵隐文禅师语录(3卷) | 〖清 印文说 福度复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47 | 39 | 东山梅溪度禅师语录(10卷) | 〖清 福度说 庆绪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48 | 39 | 灵机禅师语录(6卷) | 〖清 行观说 寂方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49 | 39 | 祖亮启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超启说 广和记录(依驹本印)〗 | B450 | 39 | 敏树禅师语录(10卷) | 〖清 如相说 道崇编 道领录(依驹本印)〗 | B451 | 39 | 赤松领禅师语录(5卷) | 〖清 道领说 寂源录(依驹本印)〗 | B452 | 39 | 侣岩荷禅师语录(7卷) | 〖清 荷说 成纯等记录(依驹本印)〗 | B453 | 39 | 元洁莹禅师语录(10卷) | 〖清 净莹说 智祥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54 | 39 | 频吉祥禅师语录(15卷) | 〖清 智祥说 德能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55 | 39 | 通天逸叟高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行高说 明德重梓 超原行略(依驹本印)〗 | B456 | 39 | 通天澹崖原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超原说 明德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57 | 39 | 白云象林本真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本真说 照水重梓 妙心序 有行实(依驹本印)〗 | B458 | 39 | 正觉润光泽禅师澡雪集(1卷) | 〖清 泽 着 照水重编 陈闻道序 有自状(依驹本印)〗 | B459 | 39 | 香岩洗心水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照水说 实云.海清等编〗 | B460 | 39 | 滦州万善晖州昊禅师语录(6卷) | 〖清 昊说 性珍.寂宝等录(依驹本印)〗 | B461 | 39 | 性空臻禅师语录(6卷) | 〖清 行臻说 超自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62 | 39 | 何一自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超自说 明修.明惠.明智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63 | 39 | 沩山古梅冽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定冽说 真谦记录(依驹本印)〗 | B464 | 39 | 华严起宗真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真说 力广等录(依驹本印)〗 | B465 | 39 | 子雍如禅师语录(4卷) | 〖清 成如尼说 祖圆记录(依驹本印)〗 | B466 | 39 | 山西柏山楷禅师语录(5卷) | 〖清 德楷说 行悟等编次(依驹本印)〗 | B468 | 39 | 善一纯禅师语录(3卷) | 〖清 如纯说 学正录 附续录(依驹本印)〗 | B469 | 39 | 善权位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达位说 大悦等编(依驹本印)〗 | B470 | 39 | 天一悦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大悦说 学愚录 有塔铭(依驹本印)〗 | B471 | 39 | 空谷道澄禅师语录(20卷) | 〖清 道澄说 德儒编(依驹本增入并印)〗 | B472 | 40 | 大博干禅师语录(5卷) | 〖清 干说 超宗等录(依驹本增入并印)〗 | B473 | 40 | 盘山朗空顺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顺说 实性记录 附了宗见禅师法嗣 瑞亭晟法嗣〗 | B474 | 40 | 盘山了宗禅师语录(4卷) | 〖清 超见说 彻凡.心月等录(依驹本增入并印)〗 | B475 | 40 | 迳庭宗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德宗说 行谦等编(依驹本增入并印)〗 | B476 | 40 | 别牧纯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纯说 福月等编 慧辂序 有行实(依驹本增入并印)〗 | B477 | 40 | 天翼翔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巨翔说 寂乾录 际锋等编〗 | B478 | 40 | 云山燕居申禅师语录(8卷) | 〖清 德申说 合哲等编(依驹本增入并印)〗 | B479 | 40 | 昭觉竹峰续禅师语录(6卷) | 〖清 真续说 实悟等编(依驹本增入并印)〗 | B480 | 40 | 一贯别传(5卷) | 〖清 广真 着(依驹本增入并印)〗 | B481 | 40 | 古音王传(1卷) | 〖清 广真 着并序 古心评并引 凡则 黄毓英评 元善评〗 | B483 | 40 | 竺峰敏禅师语录(6卷) | 〖清 幻敏说 性钜.性湛.性珩.性济等编 附后录(依驹本增入并印)〗 | B484 | 40 | 野云映禅师宗统颂(1卷) | 〖清 灯映颂 性灿录 有塔铭 行状〗 | B485 | 40 | 普门显禅师语录(2卷) | 〖清 灯显说 性胤录(依驹本增入并印)〗 | B486 | 40 | 鉴堂一禅师语录(1卷) | 〖清 一说 明满.明慧等录 杜允贞序(依驹本增入并印)〗 | B487 | 40 | 翠崖必禅师语录(3卷) | 〖清 必说 道通录(依驹本增入并印)〗 | B488 | 40 | 斗南暐禅师语录(3卷) | 〖清 暐说 普润等录(依驹本增入并印)〗 | B490 | 40 | 博山粟如瀚禅师语录(6卷) | 〖清 弘瀚说 傅鹏编(依驹本增入并印)〗 | B491 | 40 | 天宁法舟济禅师剩语(1卷) | 〖明 道济撰 如渊等编〗 | B492 | 40 | 万峰和尚语录(1卷) | 〖明 时蔚说 普寿集〗 | B493 | 40 | 磬山牧亭朴夫拙禅师语录(6卷) | 〖清 拙说 光模等编〗 | B494 | 40 | 雨山和尚语录(20卷) | 〖清 上思说〗 | B495 | 40 | 天然居士怀净土诗(1卷) | 〖清 朱道则撰 明康录〗 | B497 | 40 | 鹤山禅师执帚集(2卷) | 〖清 鹤山撰 德敷录〗 | (不与前面藏经重复的经文) | 赵城金藏 | 经号 | 卷号 | 经名(卷数) | 〖朝代 译者或作者〗 | 1066 | 91 | 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, | 〖唐 慧菀述〗 | 1276 | 97 | 大唐开元释教广品历章(第3卷-第4卷) , | 〖唐 玄逸撰〗 | 1276 | 98 | 大唐开元释教广品历章(第5卷-第20卷), | 〖唐 玄逸撰〗 | 1499 | 110 | 天圣释教总录, | 〖宋 惟净等编修〗 | 1501 | 111 | 大中祥符法宝录(第3卷-第12卷), | 〖宋 杨亿等编修〗 | 1501 | 112 | 大中祥符法宝录(第13卷-第20卷) , | 〖宋 杨亿等编修〗 | 1502 | 112 | 景祐新修法宝录, | 〖宋 吕夷简等编修〗 | 1510 | 114 | 佛说大乘僧伽吒法义经, | 〖宋 金总持等译〗 | 1511 | 114 | 佛说清净毗奈耶最上大乘经, | 〖宋 智吉祥等译〗 | 1553 | 119 | 因明论理门十四过类疏, | 〖唐 窥基撰〗 | 1565 | 120 | 瑜伽师地论义演(第1卷-第32卷), | 〖唐 清素.澄净述〗 | 1565 | 121 | 瑜伽师地论义演(第33卷-第40卷) , | 〖唐 清素.澄净述〗 | 中华藏 | 经号 | 卷号 | 经名(卷数) | 〖朝代 译者或作者〗 | 1163 | 56 | 一切经音义(第1卷-第15卷), | 〖唐 玄应撰〗 | 1163 | 57 | 一切经音义(第16卷-第25卷) , | 〖唐 玄应撰〗 | 1169 | 59 | 绍兴重雕大藏音, | 〖宋 处观着〗 | 1665 | 71 | 菩萨名经, | 〖宋 罗浚集〗 | 1666 | 71 | 梵本大悲神咒, |
| 1679 | 73 | 御制佛赋, | 〖宋 赵炅撰〗 | 1680 | 73 | 御制诠源歌, | 〖宋 赵炅撰〗 | 1710 | 77 | 古尊宿语录, | 〖宋 颐藏主集 明 净戒重校〗 | 1720 | 78 |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, | 〖宋 法应集 元 普会续集 明 净戒重校〗 | 1821 | 97 | 楞伽经纂, | 〖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经 宋 杨彦国诠注〗 | 1937 | 106 | 大明重刊三藏圣教目录, | 〖明 双径山僧众编〗 | 房山石经 | 经号 | 卷号 | 经名(卷数) | 〖朝代 译者或作者〗 | 16 | 1 | 大王观世音经, | 〖〗 | 41 | 2 | 比丘尼羯磨经, | 〖刘宋 求那跋摩译〗 | 69 | 2 | 因果本起经, | 〖宋 求那跋陀罗译〗 | 88 | 3 | 佛说灌顶章句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, | 〖东晋 帛尸梨密多罗译〗 | 89 | 3 | 佛说恒水流树经, | 〖刘宋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〗 | 100 | 3 |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(御注并序), | 〖唐 玄宗李隆基注〗 | 181 | 3 | 大般若关, | 〖〗 | 248 | 3 | 佛说救护身命经, | 〖比丘道真译〗 | 546 | 12 |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(选录“附文:金刚礼一本”), | 〖辽 通理大师集〗 | 761 | 24 | 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根本陀罗尼, | 〖唐 南天竺国三藏金刚智译〗 | 1048 | 27 | 一切如来白伞盖大佛顶陀罗尼, | 〖唐 不空译〗 | 1050 | 27 | 圣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, | 〖唐 不空译〗 | 1056 | 27 | 梵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, | 〖唐 不空译〗 | 1060 | 27 | 梵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, | 〖宋 慈贤译〗 | 1061 | 27 | 大随求陀罗尼, | 〖宋 慈贤译〗 | 1062 | 27 | 佛顶尊胜陀罗尼, | 〖宋 慈贤译〗 | 1063 | 27 | 一切如来白伞盖大佛顶陀罗尼, | 〖宋 慈贤译〗 | 1064 | 27 | 大悲心陀罗尼, | 〖宋 慈贤译〗 | 1071 | 28 | 释教最上乘秘密藏陀罗尼集, | 〖行琳集〗 | 1072 | 28 | 一切佛菩萨名集, | 〖德云集〗 | 1076 | 28 | 发菩提心戒, | 〖石经寺主讲经律沙门志仙记〗 | 1081 | 28 | 一乘法界图合诗一印, | 〖俨法师造〗 | 1082 | 28 | 释华严漩澓偈, | 〖南岳般舟道场比丘惟劲释〗 | 1083 | 28 | 漩澓偈, | 〖杜顺法师造〗 | 1084 | 28 | 健拏标诃一乘修行者秘密义记, | 〖大香山隐士释法藏述〗 | 1098 | 29 |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髓(道教经典), | 〖伪托俨法师造〗 | 1099 | 29 | 无上玉皇心印经(道教经典), | 〖伪托杜顺法师造〗 | 佛教大藏经 | 经号 | 卷号 | 经名(卷数) | 〖朝代 译者或作者〗 | 1222 | 52 | 一字顶轮王瑜伽经, | 〖唐 不空译〗 | 1977 | 69 | 科始终心要, | 〖唐 湛然述〗 | 2073 | 83 | 大明太宗文皇帝御制文殊赞, | 〖明 太宗御制〗 | 2075 | 83 | 御制释迦牟尼佛赞, | 〖明 太宗御制〗 | 2084 | 84 | 坐禅箴, | 〖日本 道元撰〗 | 2086 | 84 | 三根坐禅说, | 〖日本 莹山撰〗 | 高丽藏 | 经号 | 卷号 | 经名(卷数) | 〖朝代 译者或作者〗 | 16 | 5 |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, | 〖唐 玄奘译〗 | 1064 | 32 | 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, | 〖唐 慧菀述〗 | 1257 | 34 | 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(第1卷-第12卷), | 〖后晋 可洪撰〗 | 1257 | 35 | 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(第13卷-第30卷) , | 〖后晋 可洪撰〗 | 1258 | 35 | 御制莲华心轮回文偈颂, | 〖宋 太宗赵炅撰〗 | 1259 | 35 | 御制秘藏诠, | 〖宋 太宗赵炅撰〗 | 1260 | 35 | 御制逍遥咏, | 〖宋 太宗赵炅撰〗 | 1261 | 35 | 御制缘识, | 〖宋 太宗赵炅撰〗 | 1402 | 38 | 高丽国新雕大藏校正别录, | 〖高丽 守其等校勘〗 | 1482 | 41 | 大乘中观释论, | 〖安慧菩萨造宋 惟净等译〗 | 乾隆藏 | 经号 | 卷号 | 经名(卷数) | 〖朝代 译者或作者〗 | 1490 | 115 |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(第1卷-第3卷) , | 〖隋 智顗说、灌顶记 唐 湛然释〗 | 1490 | 116 |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(第4卷-第40卷), | 〖隋 智顗说、灌顶记 唐 湛然释〗 | 1557 | 130 |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(第1卷-第17卷), | 〖唐 实叉难陀译 唐 澄观述〗 | 1557 | 131 |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(第17卷-第34卷) , | 〖唐 实叉难陀译 唐 澄观述〗 | 1557 | 132 |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(第34卷-第51卷) , | 〖唐 实叉难陀译 唐 澄观述〗 | 1557 | 133 |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(第51卷-第80卷) , | 〖唐 实叉难陀译 唐 澄观述〗 | 1571 | 135 |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咒课法, | 〖宋 仁岳撰〗 | 1600 | 141 | 大乘起信论疏, | 〖唐 法藏述〗 | 1608 | 143 | 大藏圣教法宝标目, | 〖元 王古撰〗 | 1629 | 149 | 大乘百法明门论注, | 〖唐 玄奘译 增修慈恩法师解〗 | 1635 | 153 | 性相通说(选录序文), | 〖明 德清述〗 | 1636 | 153 | 庄子内篇注, | 〖明 德清注〗 | 1637 | 153 | 幻有传禅师语录, | 〖明 正傅说 圆悟.圆修等编〗 | 1638 | 153 | 雪峤信禅师语录(第1卷-第6卷) , | 〖明 圆信说 弘歇等编〗 | 1638 | 154 | 雪峤信禅师语录(第7卷-第10卷), | 〖明 圆信说 弘歇等编〗 | 1639 | 154 | 天隐修禅师语录, | 〖明 圆修说 通琇编〗 | 1640 | 154 | 密云怡禅师语录, | 〖明 圆悟说 道忞上进〗 | 1641 | 154 | 大觉普济能仁琇国师语录, | 〖清 通琇说 行岳编〗 | 1642 | 155 | 明道正觉森禅师语录, | 〖清 行森说 超德等编〗 | 1643 | 155 | 弘觉忞禅师语录, | 〖清 道忞撰述 显权等编〗 | 1649 | 157 | 山茨际禅师语录, | 〖清 通际撰述 达尊.达谦等编次〗 | 1651 | 157 | 五百罗汉尊号, | 〖明 高道素手录〗 | 1652 | 158 | 明觉聪禅师语录, | 〖清 性聪撰述 寂空.方醒等编次〗 | 1666 | 162 | 重订教乘法数(选录序文), | 〖清 超海等重订〗 | 1668 | 164 | 御录宗镜大纲, | 〖清 胤祯录〗 | 1669 | 164 | 御录经海一滴, | 〖清 胤祯录〗 | 正藏 | 经号 | 卷号 | 经名(卷数) | 〖朝代 译者或作者〗 | 1540 | 59 |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, | 〖宋 蕴闻录〗 | 永乐北藏 | 经号 | 卷号 | 经名(卷数) | 〖朝代 译者或作者〗 | 1519 | 154 | 宗门统要正续集(第1卷-第12卷), | 〖宋 宗永集 元 清茂续集〗 | 1519 | 155 | 宗门统要正续集(第13卷-第20卷) , | 〖宋 宗永集 元 清茂续集〗 | 1573 | 167 | 修忏要旨, | 〖宋 知礼述〗 | 1581 | 168 | 首楞严经义海, | 〖唐 怀迪证释 宋 咸辉排经入注〗 | 1590 | 174 |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, | 〖宋 净源述〗 | 1610 | 178 | 大明太宗文皇帝御制序赞文, | 〖明 太宗朱棣撰〗 | 1611 | 178 |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(第1卷-第29卷), | 〖明 太宗朱棣制〗 | 1611 | 179 |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(第30卷-第40卷) , | 〖明 太宗朱棣制〗 | 1612 | 179 |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(第1卷-第18卷), | 〖明 太宗朱棣制〗 | 1612 | 180 |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(第19卷-第50卷) , | 〖明 太宗朱棣制〗 | 1612 | 181 |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(第51卷), | 〖明 太宗朱棣制〗 | 1615 | 181 | 大明三藏法数(第1卷-第13卷), | 〖明 一如等编集〗 | 1615 | 182 | 大明三藏法数(第14卷-第35卷) , | 〖明 一如等编集〗 | 1615 | 183 | 大明三藏法数(第36卷-第38卷) , | 〖明 一如等编集〗 | 1617 | 184 | 妙法莲华经要解(选录“要解”本文)(第1卷-第12卷), | 〖宋 戒环解〗 | 1617 | 185 | 妙法莲华经要解(选录“要解”本文)(第13卷-第19卷) , | 〖宋 戒环解〗 | 1618 | 185 | 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会解, | 〖唐宋 九师释 元 惟则会解〗 | 1624 | 187 | 金刚经疏论纂要(选录“释金刚经纂要疏科”), | 〖宋 子璇录〗 | 1629 | 189 | 天台四教仪集注(选录“集注”本文), | 〖宋 谛观注〗 | 1630 | 189 | 教乘法数(选录序文), | 〖明 圆净集〗 | 宋藏遗珍 | 经号 | 卷号 | 经名(卷数) | 〖朝代 译者或作者〗 | 46 | 6 | 上生经会古通今新抄, | 〖唐 诠明集〗 | 47 | 6 | 上生经疏随新抄科文, | 〖〗 | 洪武南藏 | 经号 | 卷号 | 经名(卷数) | 〖朝代 译者或作者〗 | 1368 | 205 | 大乘百法明门论疏, | 〖唐 义忠述〗 | 1418 | 222 | 华严经疏科(第1卷-第3卷) , | 〖唐 澄观述 宋 净源重刊〗 | 1418 | 223 | 华严经疏科(第4卷-第20卷), | 〖唐 澄观述 宋 净源重刊〗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