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1、佛力超度 过世亲人 往生莲位
2、佛力超度 普利十方 往生莲位 3、佛力超度 冤亲债主 往生莲位 4、佛力超度 堕胎婴灵 往生莲位 5、佛力超度 历代宗亲 往生莲位 6、佛力超度 七世父母 往生莲位 7、佛力超度 无祀孤魂 往生莲位 客堂咨询电话:18350969422 (微信同号)
盂兰盆法会的直接源头是佛教经典《佛说盂兰盆经》,其核心典故与佛陀弟子目犍连救母相关。 据经书记载,目犍连修成 “六神通” 后,发现母亲因生前贪念堕入 “饿鬼道”,喉细如针、不得饮食,他虽以神通送食,食物却入口即化为火焰。目犍连悲痛不已,向佛陀求助。佛陀告知,仅靠个人力量无法救度,需在农历七月十五(僧团 “结夏安居” 结束、僧众证道的 “佛欢喜日”),以百味饮食、衣物等供养 “十方大德众僧”,借僧团的集体功德,才能破除业力、救度七世父母及已故亲人脱离苦难。 “盂兰盆” 为梵文 “Ullambana” 的音译,意为 “救倒悬”,象征借助佛法将堕入恶道的亲人从 “痛苦悬垂” 中解救出来,这一仪式的初衷便与 “孝道”“救亲” 紧密绑定。 目犍连尊者依教奉行,其母果然脱离饿鬼道。后来,佛陀为众生宣说此法,嘱咐弟子若想报父母恩、救度亡亲,可于七月十五举行 “盂兰盆会”(“盂兰盆” 意为 “救倒悬”,喻亡亲在恶道中受苦如人被倒挂,需借助法会力量解救),这一习俗逐渐流传,成为盂兰盆节的核心起源。
愿以此功德 回向十方法界 普渡六道众生 早离三途恶道 远离一切苦厄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