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农历七月十五,佛教中有一个温暖而庄严的节日——盂兰盆会、佛欢喜日、僧自恣日。
盂兰盆法会源于《佛说盂兰盆经》。佛陀弟子目犍连(目连)尊者以神通见母亲堕入饿鬼道,饱受饥苦。他悲恸万分,却无力救拔,于是向佛陀求救。佛陀开示:在七月十五僧众结夏安居圆满之日,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,凭借众僧修行功德之力,方能救度七世父母出离苦海。目连依教奉行,母亲果然得以解脱。从此,盂兰盆会便成为佛教孝亲报恩的重要法会。
盂兰盆会的核心在于“供僧”与“回向”。其殊胜功德体现在:
1. 解脱之利:藉由清净僧团的戒德与修行力量,能真正利益亡者,助其脱离恶道,往生善处。
2. 现世之福:为在世父母供养三宝,能为其增福增慧,消灾免难,报答现世养育之恩。
3. 自增善根:发起孝亲报恩的菩提心,是修行的重要资粮,能种下解脱的善因。
盂兰盆会的深刻意义,在于它将世间孝道升华至出世间的究竟慈悲。它不仅是报答一世的父母之恩,更是告诉我们,真正的孝道不仅是物质奉养,更要以佛法智慧帮助亲人究竟离苦得乐。它体现了佛教“自他不二”的精神,利益他人即是利益自己,救度亡者亦是净化自心。它提醒我们:孝,是穿越轮回的至诚之心;愿,是普度众生的慈悲宏愿。
于是每年七月十五日,佛弟子效仿目犍连尊者,在寺院隆重举行盂兰盆法会,以报恩心、慈孝心,诚设百味美果,供养三宝,愿承三宝力,超荐过去七世父母,长辞六趣,速超圣地,常享寂灭真常之乐。护佑现世父母福寿绵长、身心安康。
每年的盂兰盆法会,寺院将特设108道花菜供养,其寓意深远:
1、 破除“百八烦恼”
以清净之供,对治烦恼之因。每一盆供养都对应一种烦恼,藉由供养的功德,提醒行人在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,积极面对困难,以更好地面对生活,从而真正获得解脱,而不仅仅是暂时脱离恶道之苦。
2. 圆满孝亲之愿
在佛教文化中,“108”是一个象征圆满、终极之圣数。因此,供奉108道,是在表达一种竭尽所能、毫无保留、最为圆满的虔诚与孝敬。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丰富,更是心意上的极致,每一盆代表对一世父母的孝心,延伸至七世父母乃至一切众生的感恩孝心。
3. 体现“百味饮食”
《佛说盂兰盆经》中,佛陀亲自教导目连尊者:“具饭百味五果……尽世甘美以著盆中,供养十方大德众僧。”后世为践行经教,便以“108”这个圆满之数来代表“百味”,准备108种不同的、精美的素菜、水果、点心等,盛放于盆(盂兰盆)中。这既是对佛陀教言的忠实遵循,也是通过物质的丰盛来体现供养心的广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