禅心无住本超然,万境归空一念闲。
欲问真如何处觅,水自深流云自闲。
为成就僧众道业、圆满行者菩提,悟入佛心、证自本性,满足信众修学需要,令正法久住。长乐龙泉寺择定于:2025年9月24日至29日(农历八月初三至初九)举行秋季禅七活动。
联系方式
照觉法师:13552197587(同微信)
门力法师171 6095 9037
妙明居士139 6090 0815
客堂电话:28559333
恭请长乐龙泉寺方丈上广下禅大和尚为主七和尚,礼请高旻寺堂上首座崇慧法师为起七和尚,引领大众实修实证,欢迎正信具足的四众弟子前来随喜参加、共证菩提。
禅宗法脉,不立文字,不落阶次,唯论见性。昔日赵州道“吃茶去”,百丈言“搬柴运米不离修行”,皆示人:道在寻常,法本自然。运水搬柴,无非妙用;扬眉瞬目,尽是神通。禅心无处不在,修行岂分动静?
所谓“禅七”,即是于七日之中,克期取证,以禅观为法、以心性为境,集中参究,力求悟道。而“打”之一字,意为“行”“做”,更指“打得妄想心息,打得一念不生”。
我们起心动念,念起念灭,皆从心起、终归于心。禅者要在念念起处觉照,于念念落处分明。
禅七之中,无论坐香跑香、板响钟鸣,抑或扫地洗碗、经行起居,无不是道场,处处可明心。
修行人须于行住坐卧间念念觉照、时时返观,使当下这一念清明呈现,不落昏沉、不随散乱。若得如是,则步步是道,声声皆禅。
四众禅七是佛教禅宗中一种具有深厚传统和严格修行要求的活动,旨在通过四众弟子的共同参与,实现修行目标,传承和弘扬修行精神。
“四众禅七”由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四众弟子共同参与,在禅堂中用功,借助共修的力量相互砥砺、相互成就。
四众禅七不仅是修行者提升定力和智慧的契机,也是佛教倡导的“众生平等”理念的实践体现。四众弟子在佛法的道路上相互扶持,共同追求解脱之道,体现了佛教修行的集体智慧与力量。
长乐龙泉寺,千年古道场,百丈禅师祖庭。自建寺一千四百七十载以来,始终宗风凛凛,道脉绵延。
寺中禅堂谨遵古制,每至冬期,便启禅七。规矩严明、法度庄重,既承祖师遗风,亦契当下根机,实为提振道风、接引学人之殊胜道场。
百丈怀海禅师,唐代高僧,马祖道一之法嗣,乃洪州宗风发扬光大者,更因制《百丈清规》而名垂禅史。
唐中叶后,时局嬗变,朝廷废寺产免税,僧团存续面临危机。百丈禅师遂革旧立新,融通大小乘戒律,手订《禅门规式》,倡“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”。
百丈怀海禅师使禅修与劳作并重,寓禅心于日常,奠下禅宗延绵之基。此清规虽历经朝代更迭、数次增删,然其精神不绝如缕,始终为禅门根本大法。
龙泉秋季禅七将启,胜会难得。愿十方善信共赴龙泉,于此清净道场,结成佛之因缘,悟自性之明明,解累世之迷障,共参本来面目,同证心开意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