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尘缘扰攘,世事纷纭 可曾给心灵留一方净土 可曾为生命觅一条归途 佛陀于《阿弥陀经》中慈示:“执持名号,若一日、若二日……若七日,一心不乱,其人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与诸圣众,现在其前。” 这“七日”,是佛陀给予我们最真切的承诺,是离苦得乐最安稳的舟航。 这七日,是克期取证的七日,是沉淀生命的七日,更是与阿弥陀佛慈悲愿力深深相契的七日。不问根器利钝,全凭信愿行持——但念弥陀,即蒙护佑。 一念清净,七宝池中莲蕊绽; 万德洪名,此心安处是吾乡。 在七日之中,让我们万缘放下、一念单提,暂别尘世喧嚣,共赴莲池海会。 以绕佛、坐念、止静、回向为日课,在晨钟暮鼓、梵呗清音中,收摄身心,专精念佛。 让那颗原本喋喋不休的心,真正安静下来。 让声声佛号,犹如清泉,涤去尘劳、滋养法身。 一念归心,即现净土。 愿我临欲命终时, 尽除一切诸障碍; 面见彼佛阿弥陀, 即得往生安乐刹。 ——《华严经·普贤行愿品》回向偈
常念于如来,一心而不懈; 此人得见佛,其数与心等。 ——《般舟三昧经》 若众生心,忆佛念佛; 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。 去佛不远,不假方便; …… ——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
寺院的主导修行方针:教遵天台,行归净土,教理遵天台思想,行门上以净土为依。天台宗的思想即一心三观,观现前一念心性,即空、即假、即中。观宗即是以观心为要,净土为宗;讲寺是以讲法(弘法)为宗旨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