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陆法會,全称“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”,是汉传佛教中仪式最隆重、规模最盛大、功德最高远的法事活动之一,素有“法会之王”的盛誉。
“水陆”二字,意指众生受报之处——水、陆、空三界。其核心宗旨是普度,即通过一系列庄严的佛教仪式,供养、超荐法界中一切圣凡众生。
据佛教史料记载,水陆法會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。相传梁武帝夜梦一位神僧,告之“六道四生,受苦无量,何不作水陆大斋以普济之?” 武帝于是诏令高僧宝志禅师等,依经藏创立仪轨,在金山寺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水陆法会。后经唐代的充实、宋代的规范,特别是四明法师修订仪文,使其广为流传,延续至今。
一场完整的水陆法會通常历时七昼夜,其精髓在于内外坛的精密协作,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法事体系。
内坛:结界洒净、发符悬幡、奉请上堂、供奉上堂、告赦、召请下堂、授幽冥戒、供下堂、上圆满供、烧圆满香、送圣。
大坛:礼拜《梁皇宝忏》二十四部;
华严坛: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一部;
楞严坛: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二十四部;
法华坛:《大乘妙法莲华经》二十四部;
诸经坛:《普门品》二十四部,《大方广圆觉经》二十四部,《佛说无量寿经》二十四部,《观无量寿经》二十四部,《金刚经》一百二十部,《药师经》一百二十部;
净土坛:《佛说阿弥陀经》、阿弥陀佛圣号七永日。